中国证券期货

前沿

  • 我国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探析

    赵丽;薛凯文;

    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改变“年轻型”消费市场供给定式,将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转变为发展机遇,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举措。在政策扶持、老龄群体消费能力提升和利好环境的加持下,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可能。本文从养老制度、产品供给、监管缺位、人才培养等方面分析我国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提出从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提高有效供给、健全政策体系、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入手发挥银发经济潜力,多通路推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期 No.255 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18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上海银发经济发展:经验启示和实践路径

    王冠凤;

    在世界范围内,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确保老年人得到足够的关注,才能更好地适应人口老龄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经济和未来经济就是银发经济。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已经成为银发经济体。中国的银发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严重滞后于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老龄消费群体的巨大需求。既要增长又要养老,成为上海的现实选择,这要求上海寻求一种更加多元的应对银发社会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上海应通过制度化寻求养老的终极之路,加快养老服务的相关市场开放,把握消费模式转变机遇,积极打造银发经济产业集群,通过技术进步提升银发经济的发展水平,构建多元共治的社会经济支持体系。

    2025年04期 No.255 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金融强国建设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逻辑起点及推进路径

    陈培;张帆;

    人民币国际化是金融强国建设的关键,那么,金融强国建设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该怎样推进?本文基于马克思货币理论,首先从金融强国建设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逻辑起点出发,深入探明人民币国际化的本质及其和金融强国建设之间的逻辑关联,准确把握金融强国建设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战略;其次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最后,在上述基础上,提出应当进一步提升经济实力,筑牢人民币承担世界货币职能的基础,以高水平开放消除人民币国际化制度性障碍,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从而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2025年04期 No.255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证券市场

  • 论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一般规则

    何人可;

    在重整程序中,无论是普通债转股还是商业银行债转股都需要遵守破产法的基本原则,都受重整程序的制约。重整过程中的债转股不仅具有代物清偿属性和投资属性,还兼具程序法律属性。债转股应满足企业破产重整实体和程序上的具体要求以及配套法律中的强行性规则。为了扫清债转股在现实执行中的障碍,本文探讨司法实践中应明确的债转股的一般规则,包括:参与债转股的自愿性;债转股受重整程序限制;债转股方案中债权和股权的定价应具体明确且进行完全的信息披露;排除债权人的出资补缴责任;转股债权人享有的担保权利并不因为债转股的执行而全然灭失;排除股东优先认股权;转股债权人非劣后债权人;债转股所导致的企业控制权更替所激发的合同约定的“控制权变更条款”因企业重整而失效。

    2025年04期 No.255 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股份回购、股权激励与市值管理——以三花智控为例

    吴树畅;李泓延;

    股价大幅波动或长期低迷影响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作用的发挥,上市公司如何采用市值管理手段平抑股价波动、提升投资价值值得探讨。本文以三花智控为案例,分析了该公司通过股份回购和股权激励相结合实施市值管理的效果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股份回购发挥了信号传递作用,与股权激励相结合更有利于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降低代理成本和提升市值。三花智控股份回购和股权激励具有短期市场效应和综合长期效应,实现了市值管理的预期目标。

    2025年04期 No.255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担保机构开展城投非标业务的可行性分析——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

    尹少勋;

    城投企业既是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又是金融市场优质资产的供给方。长期以来,担保机构与城投企业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标债增信业务领域,双方合作产品单一,且易受宏观政策调整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面对这一优质的市场主体,担保机构应开发更多产品和服务,以充分发挥其资信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正是从这一思路出发,以广东省的城投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担保机构开展非标业务的可行性。

    2025年04期 No.255 4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期货及衍生品

  • 中证1000股指期货与ETF的价格发现功能比较研究——基于高频数据的动态分析

    陈英楠;张明;

    本文基于2022年7月—2024年12月中证1000股指期货、ETF(IOPV)及现货的5分钟高频数据,通过协整检验、VECM模型和永久短暂模型(PT)对比分析三者的价格发现功能。结果显示:期货、ETF与现货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三个市场中每两个市场之间存在双向引导,短期价格偏离由期货主导修正,调整速度略高于现货,显著高于ETF;价格发现贡献度排序为期货(41.55%)、现货(39.33%)和ETF(19.12%),期货与现货共同承担主要信息传递功能,ETF贡献较弱。研究表明中证1000股指期货在价格发现中占据核心地位,而ETF市场效率有待提升。

    2025年04期 No.255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投资

  • ESG理念下董事义务扩张之限度——以公司利益解释为中心

    曾阳紫;

    ESG理念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理论与实践均在探讨各种ESG治理模式以解决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中董事义务扩张的方式备受争议。公司外部ESG治理的局限、内部治理的关键、董事义务扩张的制度优势,使得践行董事义务扩张具有必要性。然而,董事义务无限扩张会造成公司角色的异化。从董事义务的理论基础、治理理论的共同落脚点、ESG治理的实践路径来看,董事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考虑应满足为公司利益服务之前提,公司利益作为董事义务扩张的限度有其应然之义。公司利益是所有对公司有特定投资的利益相关者的联合福利,外部作为独立的团体利益存在,内部则应从时间、价值与要素层面进行多维度衡量。我国可通过公布指导案例、制定司法解释等方式为公司利益解释提供指引。

    2025年04期 No.255 6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法规及监管

  • 不公允关联交易的法律认定困境与规制路径研究——基于《公司法》与司法实践的实证分析

    付小川;周杰;

    公司之间、公司与股东之间的关联关系无处不在。关联关系是关联交易的基础,是静态且客观存在的。关联交易是关联关系的结果,是动态且因交易行为而产生的。立法上,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并未对上游不公允关联交易课以认定标准,导致下游实践之中常出现裁判不一的窘况。司法上,未直接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司法解释(五)》(以下简称《公司法解释(五)》)中的以程序性及实质性为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判断标准及对考量因素予以列举,从而导致实体审查标准不统一、程序审查规则不完善。本文通过完善《公司法》的实质审查标准、强化信息披露义务及构建独立董事审议机制,以期解决不公允关联交易的认定难题。

    2025年04期 No.255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预测性信息安全港规则的问题检视与路径优化

    王利元;

    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具有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与提升信息披露主体积极性的双重指向,我国《虚假陈述若干规定》确立的安全港规则采用“负面清单”呈现形式,并列规定了不予免责的三种除外情形,力图缓解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并减轻信息披露者的合规负担。通过对该项制度的逐一检视,目前仍存在适用对象界定模糊、“重大差异”认定标准有待厘清、除外条款具体适用尚需细化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安全港规则使其更加完善,在明确“合理、谨慎、客观”的预测性信息披露标准的基础上,从“心理确知”层面着重审查披露主体的主观善意,同时扩大安全港规则的适用主体,并从规范“充分风险提示”要求、确定“明显不合理”标准、限缩“及时更正更新”范围三个方面细化安全港规则除外条款的具体适用,以有效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2025年04期 No.255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证券侵权民事责任研究

    王东奇;

    针对证券侵权民事责任,以往研究具体证券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多,研究证券侵权民事责任基础理论的少。在即将制定涉及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民事赔偿司法解释之际,宜加强对证券侵权民事责任基础理论的研究,本文运用一般民事侵权理论分析证券侵权归责原则、责任构成方面的特殊性,以期为具体证券侵权民事责任提供理论和制度支撑。

    2025年04期 No.255 8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中国证券期货》投稿要求

    <正>尊敬的作者,感谢您对《中国证券期货》的信任与支持,欢迎踊跃赐稿。为了推进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和学术期刊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本刊按照我国《出版管理条例》及国际、国内学术论文编排规范,对投递稿件做出如下要求,请各位作者严格对照完成稿件撰写。

    2025年04期 No.255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中国证券期货》2025年栏目设置与重点选题

    <正>《中国证券期货》创刊于1993年,是横跨证券、期货两大领域的全国性证券期货综合性专业金融刊物,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1-3889/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8-0651,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扩展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2025年04期 No.255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