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贻玲;刘子娟;张友锋;
我国倡导发展新质生产力,旨在摒弃传统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面对环境压力,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选择,绿色金融则作为重要推动力,通过资金引导促进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提升。文章基于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据,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究绿色金融指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单个变量不构成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条件;影响地区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组态路径概括为3种类型: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主导型路径、绿色信贷—绿色保险主导型路径和绿色投资—绿色债券—绿色支持型路径,绿色信贷对实现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缺乏绿色投资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2025年03期 No.254 53-6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7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陈慧玲;许航;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在环境政策中越来越重视绿色技术创新,而数字经济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评价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以绿色专利申请数代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通过基准回归模型、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空间效应和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着力发展数字经济有助于显著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发展数字经济可促进周边省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形成溢出效应。不同地区发展数字经济带来的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效应存在差异。
2025年03期 No.254 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穆澜;
绿色发展是经济高质量的底色,绿色金融是绿色经济转型的主要抓手。绿色金融以环保为视角,强调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本身具备的资源配置功能、激励创新功能、风险管理功能与国际合作功能,使其通过节能减排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与经济增长效应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两者的互动机理分析提出构建市场机制与政府导向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坚持加大绿色金融的产品与服务创新、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构建环境信息披露共享平台、培养专业化绿色金融人才队伍及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制度体系等措施,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2025年03期 No.254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7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